前街在幾次與到店朋友的交談中,發(fā)現(xiàn)一些剛學習手沖咖啡的朋友對于咖啡粉層的“膨脹度”以及“深坑”有種莫名的“崇拜感”。前街就來分析下“深坑”的原理。首先,前街總結了一下他們眼中的“深坑”是長這樣的:
能沖出這樣的“深坑”,并非是沖煮技術高超的原因,主要做到這三點即可。第一點、使用深度烘焙的咖啡豆第二點、繞小圈注水第三點、大粉量第一點是最重要的,一些朋友經(jīng)常問前街,“我去XX咖啡店里看到主理人沖出來的粉坑很高很深,自己回去怎么也沖不出來。”很可能是因為你看到的正好在沖深度烘焙的咖啡豆,而你回去自己嘗試時用的咖啡豆偏淺度烘焙的。為什么會這樣呢,這其實是跟咖啡粉的密度有關??Х榷购姹撼潭仍缴?,咖啡豆體膨脹越大,密度就越小,豆質蓬松。因此,在沖煮的過程中,深度烘焙的咖啡粉膨脹的效果比較明顯,漂浮在液面的咖啡粉比較多,相對地,沉積在底部(粉床)的咖啡粉就比較少。
而淺烘咖啡粉密度比較大,在沖煮的過程中,膨脹程度相對沒有那么明顯,漂浮在液面的咖啡粉比較少,相對地,底部(粉床)的咖啡粉比較比較多。如果你在沖煮的時候觀察濾杯中的粉層變化,在注水結束后的,水位在下降時,漂浮在表面的咖啡粉與泡沫會慢慢地向粉墻邊上沉積。所以,深烘咖啡容易沖出粉墻比較厚,粉床比較薄,看起來是一個很深的粉坑。
10倍速ing第二點則是注水的時需要注意的事項。繞小圈能沖刷出中間的坑,而保留四周的粉墻,若繞大圈把粉墻“削薄”,那么原本在粉墻的咖啡粉就會被沖刷入粉床中,起到“填坑”的作用,那樣形成的坑也就沒那么深了。第三點也比較通俗易懂,濾杯普遍都是上寬下窄的結構,要形成深坑,那么比較有足夠多的咖啡粉充當粉墻。所以在小號濾杯中,15克粉很難形成看起來很深的粉層,一般會用到18克粉以上。
說完如何“造坑”后,相信大家也理解到了,沖出一個“深坑”,并不能說明你沖的咖啡就好喝的。或者說,我們沖煮完畢后會觀察粉坑,其中一個原因是檢查粉層有沒有出現(xiàn)沖煮不當形成的痕跡。例如,注水繞圈太大把粉墻沖掉了;繞圈注水的圈圈不夠圓,形成一邊粉墻薄另一邊粉墻厚。這些注水問題可以通過觀察粉坑找出并改正。而一個看起來很標準的粉坑也說明不了你沖的咖啡沒問題,只能說明了粉坑沒有反映出你的注水過程出現(xiàn)問題。所以,沖咖啡時不要過度沉迷粉坑,從沖煮邏輯、沖煮參數(shù)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