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飲品界網咖啡賽道越來越火,知乎也開始「不務正業(yè)」了。7月29日,知乎悄悄入局了咖啡賽道賣起了精品咖啡。據了解,知乎旗下自有消費品牌「知乎知物」上線了三款掛耳咖啡產品,包括埃塞俄比亞耶加雪菲、美式堅果時代、意式黑巧風暴。

而在切入「咖啡」這條競爭激烈的賽道上,知乎可謂“用心良苦”。知乎別出心裁給這三款不同口味的掛耳咖啡重新起了個名字!三款掛耳咖啡的名字叫「Alpha、Beta、Gamma」,果然很知乎,連名字學術感都這么強(硬核知乎)。

在咖啡原材料上,知乎選用了100%的阿拉比卡豆,并由Q-Grade國際咖啡品質鑒定師把控的咖啡豆,采用全自動進口生產線。在產品口味包裝上,知乎把它們歸為兩大類型,包括7包的單一口味咖啡和20包的混合包裝口味。在價格上 ,如果沒有上新優(yōu)惠折扣,20包為119元,均價約為6元/包,處于行業(yè)「價位不貴」的定位。除此之外,知乎還暖心在掛耳咖啡包裝袋上貼上了相關的沖煮步驟以及沖泡小錦囊,并在每一盒咖啡內隨機送出了知乎讀書會的優(yōu)質音頻卡,讓大家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知乎學習(硬核知乎+1)。

另外,在選擇正式入局掛耳咖啡之前,知乎還做了一個「討人歡喜」的動作——舉辦咖啡眾測活動,同時還邀請多位咖啡領域的大V試喝(硬核知乎再+1)!!以上!不難看出知乎的“用(自)心(我)良(營)苦(銷)”?。‘斎?,知乎這么“用心”,產品正式上新后自然是不會翻車的。根據知乎官方數(shù)據顯示,在該產品推出的48小時后,知乎首批50000個掛耳咖啡已被搶購一空(硬核知乎再+1+1)。那么,作為一家互聯(lián)網問答知識社區(qū),知乎與咖啡,看上去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大領域,知乎為何會突然進入咖啡賽道?按照知乎官方給出的說法:“做咖啡的初衷,是想向大家傳遞一種觀念——喝上一杯好咖啡,不應該那么難、不應該那么貴、不應該不知道怎么挑,不應該挑不到自己喜歡的咖啡”,而掛耳咖啡簡單便捷,在保留咖啡豆本身風味的同時,消費者可以隨身攜帶飲用。再者,深究起來,知乎在踏上「咖啡」這條路之前,已經賣過書,甚至還賣過鮮花,會選擇重新跨界「咖啡」新領域絕不是一時的頭腦發(fā)熱。依據「電商在線」報道,數(shù)據統(tǒng)計顯示,在知乎平臺上,光是關注#咖啡#這個話題的用戶就超過45萬人了,提出「咖啡」相關問題的數(shù)量也超過了2萬條(硬核知乎再+1+1+1)。

知乎#咖啡#話題截圖并且該平臺還有諸如#咖啡館#、#咖啡文化#、#咖啡機#以及#咖啡制作#等等話題有咖啡流量的話題用戶。

知乎#咖啡#話題截圖而在今年5月,知乎似乎就對「咖啡」有所興趣了。知乎與肯德基合作圍繞「年輕人面臨的各種困局」推出了聯(lián)名咖啡。

因此知乎旗下自有消費品牌「知乎知物」開賣「掛耳咖啡」看起來更像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據介紹,目前除了「掛耳咖啡」這個商品外,知乎還會考慮上線沖泡咖啡的杯子,預計1到2月后上線。深度看知乎為何跨界咖啡,其實就是應了業(yè)界流傳的一句話:跨界姿勢各不同,但跨界的本質是營銷。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知乎轉行賣咖啡其實就是轉換個方式營銷罷了,畢竟知乎自己本身已經擁有很多與咖啡直接掛鉤的優(yōu)質用戶。不過,類似的“跨界”早已數(shù)不勝數(shù)。前不久,教培機構學大教育加入了咖啡領域賣起了咖啡,并在今年6月底成立了一家名為“北京琢器咖啡”的公司,由學大教育100%控股。2020年11月,成立于1696年的百年老字號中藥店同仁堂跨界賣咖啡,在推出產品后頗受年輕人喜愛,在銷量上每日都能賣出上千杯。2019年9月,賣油的中石化入局咖啡市場,并在旗下的易捷便利店推出全新品牌“易捷咖啡”。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至于知乎跨界咖啡未來能不能在咖啡市場分得一杯羹,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圖片來源:知乎知物官方公眾號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shù)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lián)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